含摻合料因素的混凝土強度公式及其應用
2007-03-23 00:00
高活性礦物摻合料已成為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第六組分。為便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和強度預測,發(fā)展了一個含摻合料因素的混凝土強度公式,該公式適用于摻合料品種不同、摻量不同的混凝土。摻合料強度函數(shù)不僅可以定性地而且可以定量地衡量摻合料對混凝土強度的貢獻,是摻合料最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。 混凝土灰水比強度公式(鮑羅米公式)是混凝土工程最重要、最常用的公式。一方面,它可用于混凝土的配比設計,由目標強度推算出主要的配比參數(shù)(W/C);另一方面,它可用于預測,由混凝土的組成和配比,預測其28d 強度。 傳統(tǒng)的混凝土由水泥、精骨料、細骨料和水4 個組分所組成。鮑羅米強度公式很好地反映了這4 個組分及其比例對強度的影響,成為混凝土配比計算的一個極為有效的工具。60 年代外加劑發(fā)明并成為混凝土的第五組分后,混凝土進入了高強與高流態(tài)的階段。這時,外加劑的因素在W/C 這個參數(shù)里完全得到反映,鮑羅米強度公式仍然適用。 90 年代后,隨著高強、高性能混凝土的發(fā)展,高活性摻合料迅速崛起,正逐漸成為高強、高性能混凝土的第六組分。第六組分的引入,不僅出于對經(jīng)濟和環(huán)保的考慮,更重要的是,對混凝土的性能(特別是耐久性)有利。 混凝土第六組分的概念出現(xiàn)的時間不長。過去礦物質摻合料(天然火山灰材料和工業(yè)副產(chǎn)品)主要出于經(jīng)濟和環(huán)保的考慮,作為水泥混合材使用,成為水泥的組成部分。因此,在混凝土配比設計中,我國? |